“士”文言文意思
“士”在古汉语中的解释
繁体:士(简繁同形)
拼音:shì
“士”字的古汉语解释
shì
1.名词 男子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此人力士。”
2.名词 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最低层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大夫食邑,士食田。”
3.名词 泛指一般官吏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“缙绅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。”
4.名词 有知识技能或道德品行的确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。”
5.名词 读书人。《论语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
6.名词 战士;士兵。《鸿门宴》:“旦日飨士卒,为击破沛公军。”
7.名词 执法官;狱官。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管夷吾于士。”
【士大夫】⒈士和大夫。⒉特指有声望、有地位的读书人。
【士林】知识界。
“士”国语辞典解释
shì
名词1.未婚的男子。《易經.歸妹卦.上六》:「女承筐,無實;士刲羊,無血、無攸利。」 《詩經.召南.野有死麕》:「有女懷春,吉士誘之。」
2.男子的美稱。《詩經.鄭風.女曰雞鳴》:「女曰:『雞鳴』,士曰:『昧旦』。」
3.四民之一。指讀書人、知識分子。例: 「士農工商」 。漢.王充《論衡.實知》:「故智能之士,不學不成,不問不知。」
4.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,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。例: 「天子、諸侯、大夫、士、庶人。」
5.泛稱居官受祿的人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忠信重祿,所以勸士也。」
6.對品德好、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。例: 「明士」 、「勇士」 、「護士」 、「博士」 、「碩士」 。
7.對人的美稱。例: 「男士」 、「女士」 、「地方人士」 。
8.兵卒。例: 「士兵」 、「士卒」 。
9.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,在尉級以下。例: 「上士」 、「中士」 、「下士」 。
10. 職業、工作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」
11. 姓。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。
12.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“士”康熙字典解释
廣韻集韻韻會𠀤鉏里切,音仕。四民士爲首。詩·大雅譽髦斯士。
禮·王制命鄕論秀士,升之司徒,曰選士。司徒論選士之秀者,升之學,曰俊士。升於司徒者,不征於鄕,升於學者,不征於司徒,曰造士。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,升之司馬,曰進士。
又官總名。
書·立政庶常吉士。
禮·王制天子之元士,諸侯之上士,中士,下士。
又孔安國曰士,理官也,欲得其曲直之理也。
書·舜典帝曰:臯陶,汝作士。
左傳·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。
又漢制,嘗爵爲公侯奪免者,曰公士。
又前漢·鄒陽傳武力鼎士。
註能舉鼎者。
又前漢·李尋傳拔擢天士。
註能知天道者。
又後漢·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。
註時官酤酒,故置酒士。
又侍從之士。
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,時謂之登瀛州。
又士卒。
左傳·丘甲註革車一乘,甲士三人,步卒七十二人。
家語孔子之宋,匡人以。甲士圍之。
又男子通稱。
詩·周頌有依其士。
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。
詩·大雅釐我女士。
又管子·牧民篇有士經。
註士,事也。經,常也。
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,無上士。
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。
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
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,名淑士。
又士鄕。
後漢·鄭𤣥傳昔齊置士鄕。
註管仲相桓公,制國爲二十一鄕,工商之鄕六,士鄕十五。
又縣名,勇士縣,屬天水郡,見後漢·西羌傳。
又姓。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,爲士氏,見統譜。
又複姓,漢士孫瑞,扶風人。
又與事通。
書·洛誥見士于周。
註悉來赴役也。
詩·豳風勿士銜枚。
註自今可勿爲行𨻰銜枚之事。
又叶主矩切,音雨。
詩·大雅赫赫明明,王命卿士。叶下父。父,音甫。
說文士,事也。數始于一,終于十,从一从十。
集韻本作𣎶。
又與仕通。
“士”形意通解
略說: 金文象斧頭類的器具,用來表示手持斧頭的武士。本義是武士。詳解: 《詩.小雅.采芑》鄭玄箋:「士,軍士也」。「士」取象於斧頭,大概是因為士是經常要執斧做事的人,所以把斧形轉向,分化出「士」字。斧鉞是王權的象徵,故又可表示「王」。甲骨文「士」、「王」同形,既可以讀為「士」,也可以讀為「王」(林澐)。參見「王」。後來「士」又用作男子的通稱,又泛指讀書人、辦事人、卿士、官吏。《說文》:「士,事也。數始於一,终於十。从一从十。孔子曰:推十合一爲士。凡士之屬皆从士。」
金文「士」字底下的一橫象斧鉞的彎刃,後來才簡化成與上面橫畫長短相約的橫筆;小篆以後,這兩橫才定為上長下短,以別於「土」。
金文用作男子之通稱,沇兒鐘:「及我父兄庶士」,師㝨簋:「孚(俘)士、女、羊、牛」。王孫誥鐘:「及我父兄、者(諸)士」。又表示軍士,新郪虎符:「凡興士披甲,用兵五十人以上,必會王符,乃敢行之。」又用作官名。
戰國文字用作引申義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9:「上士昏(聞)道,堇(勤)能行於其中。中士昏(聞)道,若昏(聞)若亡。下士昏(聞)道,大笑之。」意謂上等之士聽到道,勤於身體力行。中等之士聽到道,既像聽到,又像未聽到。下等之士聽到道,大笑而不相信。《郭店簡.老子甲》簡8:「古之善為士者,必非(微)溺(妙)玄達,深不可志(識)」,意謂古代善於為士的人,一定精微玄奧,幽深通達,深刻得不能認識(劉釗)。《郭店簡.五行》簡7:「士又(有)志於君子道胃(謂)之𠱾(志)士」。《清華簡一.皇門》簡11:「良士」。
漢帛書表示武士,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甲本》第70行:「善為士者不武,善戰者不怒。」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第176行:「士有志於君子道胃(謂)之之(志)士。」又通假為「事」,表示事奉,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第314-315行:「君子從而士(事)之也[者],猶顏子、子路之士(事)孔子也。士(事)之者,成(誠)士(事)之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