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示”文言文意思
“示”在古汉语中的解释
繁体:示(简繁同形)
拼音:shì
“示”字的古汉语解释
shì
1.动词 给……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”
2.动词 表示;显示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不行,示赵弱且怯也。”
3.动词 暗示;示意。《鸿门宴》:“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。”
“示”国语辞典解释
qí
名词地神。通「祇」 。《集韻.平聲.支韻》:「祇,《說文》:『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。』古作示。」 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大宗伯之職,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。」 漢.鄭玄.注:「示,音祇,本或作祇。」
shì
动词1.上天藉天象顯現徵兆,向人預告凶吉禍福。《說文解字.示部》:「示,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」
2.把事物顯現予人。例: 「示範」 、「展示」 。《老子》第三六章:「國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」
3.告訴、宣布。例: 「訓示」 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刑仁講讓,示明有常。」
4.教導。漢.桓寬《鹽鐵論.本議》:「夫導民以德,則民歸厚,示民以利,則民俗薄。」
名词
1.命令、布告。例: 「告示」 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〇回:「戲子們請老爺的示:還是伺候,還是回去?」
2.尊稱人家的來信。例: 「來示敬悉」 。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“示”康熙字典解释
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正韻渠宜切,𠀤音岐。同祇。周禮·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。
釋文示或作祇。
又姓。
史記·晉世家示眯明。
左傳作提彌明。
又地名。
前漢·地理志越嶲郡有蘇示縣。
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神至切,音侍。垂示也。
說文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二,三垂,日月星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。示神事也。
徐曰二,古上字。左畫爲日,右爲月,中爲星。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。示,神事也。故凡宗廟社神祇皆从示。
玉篇示者,語也。以事告人曰示也。
易·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,夫坤隤然示人𥳑矣。
禮·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,國儉則示之以禮。
書·武成示天下弗服。
又與視通。
詩·小雅視民不恌。
箋以目視物,以物示人,同作視字。
禮·曲禮幼子常視毋誑。
疏示視古字通。
前漢·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。
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。
又姓。明宣德中賢良示容。
“示”形意通解
略說: 甲金文象神主牌位之形。詳解: 關於「示」字之釋形說法甚多,未有定論。一說認為設杆以祭天,以象徵神祇(丁山)。二說象神主牌位形,如徐中舒:「象以木表或石柱為神主之形。」「示」下數點象祭祀拜禱時灌酒之狀(姚孝遂)。沒有數點之「示」與「主」初本同字,後分化為二,甲骨文表示神主,又用為祭名。參見「主」。
金文皆用作人名、族氏名。在簡帛文獻中,「示」多寫作「視」,表示顯示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》:「邦利器不可以視人」,《老子乙本》作「邦利器不可以示人」,「視」、「示」古韻相同,《漢書》亦多以「視」為「示」,古字通用。
《說文》:「天垂象,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二。(二,古文上字。)三垂,日月星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。示,神事也。凡示之屬皆从示。𥘅,古文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