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戴”文言文意思
“戴”在古汉语中的解释
繁体:戴(简繁同形)
拼音:dài
“戴”字的古汉语解释
dài
1.动词 加在头上;用头顶着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。”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”
2.动词 推崇;遵奉;拥护。《原君》:“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,比之如父,拟之如天。”
【戴白】满头白发,借指老人。陆游《新凉书怀》:“邻曲今年又有年,垂髫戴各欣然。”
【戴笠】戴斗笠,比喻贫贱。
【戴头】比喻刚正不畏强暴,不怕杀头。
【戴翼】辅助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欲则先王这法以戴其世者甚众。”
“戴”国语辞典解释
dài
动词1.把東西附加在頭、面、胸、臂等處。例: 「戴花」 、「戴帽子」 、「戴眼鏡」 。
2.以頭頂著。例: 「披星戴月」 、「不共戴天之仇」 。《文選.何晏.景福殿賦》:「迫而察之,若仰崇山而戴垂雲。」
3.擁護、推崇。例: 「愛戴」 、「擁戴」 。《文選.張衡.東京賦》:「息肩於大漢,而欣戴高祖。」
名词
姓。如漢代有戴德、戴聖,治《禮記》傳世,世稱為「大戴」 、「小戴」 。
“戴”康熙字典解释
唐韻都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丁代切,𠀤𪒴去聲。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。一曰首戴也。
廣韻荷戴也。
書·大禹謨衆非元后何戴。
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
又爾雅·釋地途出其前戴丘。
疏道過丘南,若爲道負戴。
又値也。
禮·喪大記君纁戴六。
註戴之言値也。
爾雅·釋地戴日爲丹穴。
註値也。
疏値日之下,其處名丹穴。
又諡法典禮無愆曰戴。
左傳·隱三年其娣戴嬀生桓公。
註戴謂諡。
又姓。出濟北,本宋戴穆公後。
又或作載。
禮·月令載靑旂。
詩·周頌載弁俅俅。
音義如字。
又與戴同。
又韻會作代切,音再。地名。
春秋·隱十年宋人,蔡人,衞人伐戴。
註戴國,今𨻰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。
釋文戴音再。
“戴”形意通解
略說: 甲骨文象一個人頭頂上頂著一個「甾」,兩手上舉捧著,會頂戴之義。「甾」可能兼作「戴」的聲符。(周忠兵)詳解: 甲骨文象一個人頭頂上頂著一個「甾」,兩手上舉捧著,會頂戴之義。「甾」可能兼作「戴」的聲符。金文把頭上所頂的「甾」換成了「皿」,又加注「戠」聲。至戰國時期,又寫作從「首」,從「戠」聲。(周忠兵)
簡帛文字既有從「首」,從「戠」聲的「戴」字,見《清華貳.繫年》。又有寫作從「首」,從「弋」聲或「之」聲的異體。這些異體的聲符皆寫在上面,大概是因為所戴的東西都在頭上面。(沈培、蘇建洲)至秦漢時出現從「異」從「𢦏」的字,應分析為一個雙聲字,後為《說文》小篆所本。(周忠兵)
甲骨文「戴」多用於貞問下雨的卜辭中,周忠兵認為可能用作虛詞。如《合集》11921:「不其雨,帝戴……」
金文「戴」讀為「熾」。如史牆盤「櫅角戴(熾)光」,「熾光」意謂昌熾有光,表示興旺昌盛之意。(參裘錫圭)
「戴」字表示頭上戴著的例子如《上博竹書六.慎子曰恭儉》簡5「首戴茅芙(蒲)」,又見《國語.齊語》:「脫衣就功,首戴茅蒲,身衣襏襫,霑體塗足,暴其髮膚,盡其四支之敏,以從事於田野。」韋昭注:「茅蒲,簦笠也。」(劉建民、劉洪濤)又如《山海經.西山經》:「西王母其狀如人,豹尾虎齒而善嘯,蓬髮戴勝,是司天之厲及五殘。」「勝」指華勝,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。
「戴」還表示擁護、愛戴。如《左傳.文公十八年》:「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,同心戴舜,以為天子,以其舉十六相,去四凶也。」《戰國策.燕策一》:「諸侯戴齊,而王從之,是名卑也。」